首页 | 投资 | 产业 | 创投 | 保险 | 公司 | 企业 | 商业 | 消费 | 行情 | 经营 | 商品 | 基金 |
甘南州:蝶变乡村盛开最美格桑花

发稿时间:2023-09-12 10:29:09 来源: 西藏日报

甘南州:蝶变乡村盛开最美格桑花tBi中国藏族网通

——“聚焦甘南推进现代化、深入走访‘九色香巴拉’”采访见闻tBi中国藏族网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导读:tBi中国藏族网通

一碧万顷的广袤草原、一碧如洗的无际天空、灿烂多姿的人文历史、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情……甘南,仿佛落入人间的秘境,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流连忘返、久久回味。tBi中国藏族网通

8月16日至17日,记者在甘南“聚焦甘南推进现代化、深入走访‘九色香巴拉’”集中采访活动中,看到了甘南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特点、生态特质实现乡村振兴的“绿色底气”,感受到了甘南书写文旅助推乡村振兴新篇章的信心和决心。tBi中国藏族网通

近年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深入开展“五无甘南”创建行动,利用优越的生态资源和旅游标杆村建设让牧民群众开阔了眼界、转变了传统思维,农牧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过得越来越香甜。tBi中国藏族网通

阿木去乎镇安果村:tBi中国藏族网通

搭乘“旅游车” 吃上“生态饭”tBi中国藏族网通

8月的甘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tBi中国藏族网通

从甘南州合作市出发,沿着广袤的草原一路前行,记者来到了夏河县阿木去乎镇安果村。tBi中国藏族网通

安果村位于夏河县西南部,坐落于阿米贡洪山脚下。村子依山而建,房屋错落有致,三三两两的孩童在干净整洁的街道上奔跑嬉闹着,屋前屋后五彩鲜艳的格桑花和许多不知名的花草像小姑娘头上美丽的饰品一样点缀着小村落,一眼望去,一派祥和安逸。tBi中国藏族网通

记者初见旦正昂杰时,他正在检查民宿客房卫生,准备接待下午的游客。tBi中国藏族网通

方正的户型、藏式的装修、温馨的布置、整洁的被褥、干净的院落……旦正昂杰的民宿主打“家的感觉”。“下午来的游客是一家四口,要在这里住一晚,他们预定了藏式晚餐,我得开始准备了。”旦正昂杰用抹布擦拭着窗台,然后走进了厨房。旦正昂杰是一名优秀的藏餐厨师。4年前,他前往合作市拜师求学,习得了一门好手艺。tBi中国藏族网通

说起如今的生活,旦正昂杰感慨又感激。tBi中国藏族网通

“以前的日子不堪回首,我们在最美的环境过着最脏乱差的生活,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积极性,每天就是得过且过。要么就是舍下老人孩子去外地打工,一年也见不到几次家人。2018年,村里说要办民宿,我们都有些怀疑犹豫,现在想来都是无知作祟。”旦正昂杰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村干部天天来给我们做思想工作,告诉我们办民宿的好处,告诉我们不能再靠山吃山,要发展旅游带动我们富起来。后来,大家同意了,没有花一分钱就把自己家改造成了民宿,旅游公司带游客过来,我们只需要打扫卫生就行。现在,大家不出门就能挣到钱,你说这日子过得美不美!过段时间,我准备在村里开一家藏餐馆。”旦正昂杰笑着告诉记者。tBi中国藏族网通

阿米贡洪草原,是高山草甸草原,草群层次多,覆盖度较大,植物主要由耐高寒植物组成。由于日照时间长、雨水充足、草地茂盛,是夏河县的主要畜产品基地之一,也是游客们所向往之地。tBi中国藏族网通

远远望去,米色的天幕、圆顶的帐篷与阿米贡洪草原交相辉映。tBi中国藏族网通

在甘肃师范学院上学的交巴草和朋友才让卓玛、周毛吉一起在草原上开设了第一个藏装租借摊位。摊位有各式各样的藏装和饰品供游客租借,在旅游旺季,她们会从天微微亮一直营业到晚上。“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赚好几百,我们三个平分,开学的时候就有生活费了。”tBi中国藏族网通

阿木去乎镇镇长斗格才让告诉记者,近年来,安果村抢抓创建全国特色旅游度假目的地和打造文旅赋能型县城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旅游标杆村等项目,推动传统产业向乡村旅游转型发展,以农牧村“三变”改革为引擎,积极探索“生态畜牧+特色旅游”的创新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保障群众稳定增收。注入第三方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安果民宿村、阿米贡洪帐篷城、九色花溪业态区,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更加健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年户均分红1万元,村综合收入达100万元。tBi中国藏族网通

坚木克尔街道加拉尕玛村和佐盖曼玛镇俄合拉村:tBi中国藏族网通

“脏乱差”换新颜成为“网红村”tBi中国藏族网通

初秋的坚木克尔街道加拉尕玛村,近处的薄云轻抚着错落有致的藏式民宅,静谧的村落中平坦整洁的水泥路通向远处的蓝天草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绿草芬芳。tBi中国藏族网通

走进村史馆,一张张旧照里坑坑洼洼的土路、杂乱丢弃的垃圾、破旧不堪的危房……与如今记者脚下的这片土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讲解员才让杰告诉记者,昔日的加拉尕玛村,是一个以畜牧业、种植业为主的传统藏族村落,农牧民群众沿袭半农半牧的生产生活方式,环境卫生堪忧、乡风文明度低、治理能力有限,更谈不上发展旅游业和实现乡村振兴。tBi中国藏族网通

2016年起,加拉尕玛村正式启动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项目,硬化村主干道、绿化公共空地、改造房屋风貌、修建排洪水渠等工程逐步完成。同时,天然气入户工程,让加拉尕玛村成为全甘南州第一个实现天然气入户的村庄,惠及49户村民,家家能用天然气做饭、供暖。tBi中国藏族网通

“对我们村来说,最大的变化是家庭妇女不再是‘留守妇女’。”才让杰告诉记者,生活环境的改善也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作为远近闻名的手工制品村,家庭妇女在村里的安排下,利用空闲时间,去往各旅游公司进行培训学习,制作精细好看的手工制品,学成后再通过旅游公司进行出售。tBi中国藏族网通

村民积极投身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依靠旅游就业增收、发家致富,在甘南已经不再是新鲜事。tBi中国藏族网通

佐盖曼玛镇俄合拉村和坚木克尔街道加拉尕玛村一样,都是“旧颜换新装”,村民对村里的变化无不竖起大拇指:环境美了、口袋鼓了,现在的日子真是越过越美!tBi中国藏族网通

坐落于美仁大草原腹地的俄合拉村,像是镶嵌在合冶公路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明珠。独特的藏式别墅在道路两旁错落分布,别墅内民族特色装饰和现代家居融为一体,显得高端大气。tBi中国藏族网通

“这里的村民通过将自家土地入股、政府资金支持的方式,建成藏式民宿22间,借助得天独厚的优美自然环境和独特的藏式风情吸引游客,成为甘南州17个文化旅游标杆村之一。” 佐盖曼玛镇乡村振兴工作站副站长扎西才让说,“借助甘南州‘一十百千万’工程的东风,俄合拉村建起生态宜居家园,实现了村庄环境和治理能力的美丽蝶变。”tBi中国藏族网通

在合作市,越来越多像加拉尕玛村和俄合拉村一样的美丽乡村,构成一幅动人的画卷。tBi中国藏族网通

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tBi中国藏族网通

高原上秀美的“江南小镇”tBi中国藏族网通

记者来到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仿佛走进了如画般的江南水乡。tBi中国藏族网通

池沟村,位于冶力关大景区著名景点天池冶海旅游沿线,周边峰峦叠嶂、水光山色,有着强有力的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tBi中国藏族网通

关驿,是池沟村众多民宿中的一家独具江南风情的高端精品民宿。进入大门,院中小池被错落的石阶分成两部分,穿过小池的石阶仿佛是在弹奏一曲江南小调,婉转优雅。屋内淡淡的茶香和笔墨书画,让民宿更显雅致。tBi中国藏族网通

沿着清澈见底的池沟河,走在一尘不染的青石板上,记者惊叹于村庄的干净整洁。池沟村党支部书记岳晓斌告诉记者:“村里会有今天如此翻天覆地的崭新面貌,是村干部和村民共同克服了无数困难,一起努力的结果。”tBi中国藏族网通

昔日的池沟村并非如今这般山清水秀。岳晓斌介绍,村民原先住在旁边的山上,自然条件恶劣,过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生活。后来全村进行易地搬迁,村民的生活才得以改变。为了提高村民的生态意识,池沟村党员干部每天走村入户,帮助村民打扫房屋,同村民一起打扫村内各个角落,与村民共同劳作,在全村中起带头示范作用。同时,在全村建立多处“生态信仰、生态梦想、生态道义”的宣传文化长廊,让生态意识刻入村民的一言一行当中。tBi中国藏族网通

“如今,村里实现了村组道路网络化、人居条件特色化、山水田园绿色化、村容村貌整洁化。”岳晓斌感慨不已。tBi中国藏族网通

今年49岁的冯远喜,是以前让村干部“最头疼”的村民。在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时,贫困户冯远喜不太配合,认为祖祖辈辈都是这么生活,没必要改变。为了让冯远喜了解村居建设的好处,村干部日复一日地为冯远喜进行政策讲解、上门服务,终于,冯远喜改变了想法,加入到了村居建设中,并成为了最积极主动的代表。tBi中国藏族网通

记者见到冯远喜时,他正精神抖擞地在布置后天表演的舞台场景。如今,冯远喜脱了贫,在村文化戏台站工作,住上了200多平方米的新房。tBi中国藏族网通

近年来,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依托资源禀赋,以“一十百千万”工程为牵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按照“景村联动、城乡结合、统筹推进”的思路,以产业培育为创新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环境,先后荣获了“全国旅游小康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甘南州文明村”等称号,真正让群众吃上了“生态饭”、走上了致富路。tBi中国藏族网通

责任编辑:admin

标签:

琼ICP备2022009675号-32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